201711-01自考生复习可从兴趣点出发 113 VIEW 兴趣点帮助化整为零 “别把学习当作一件令人厌烦的事情。可以利用暑假找到对学科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出发,慢慢越学越广,越学越深。”人力资源专业自考生魏彦敏介绍,复习要从兴趣点入手。 可以完全按部就班从第一页学到最后一页,需要考生有耐心与毅力。从兴趣入手可帮助考生把整本教材化整为零。 如果考生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可把要复习的全部功课列出来,结合复习内容与知识难度的轻重缓急,制作一份时间安排表,把大目标分解后安排到每天的时间里,严格按计划复习,循序渐进,避免出现假期结束时整体复习计划未完成的情况。除循规蹈矩的学习外,考生可安排一小时专门研究学科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既保证整体学习安排的推进,又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自考生罗晶晶说,先从感兴趣的点入手学习,能减少学习的枯燥感。如果把一个复杂的感兴趣知识点学会了,复习前面知识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太浅显,而是有种熟悉感,更....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709-26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技巧 198 VIEW 自考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专业课程设计中考核的重要环节,是考生必须完成的总结性作业。撰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其目的一方面是要求考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考核自考生对所学理论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自考的特点,自考生没有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学生那样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因此,要写好一篇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何写、怎样定显得尤其重要。撰写自考毕业论文,虽然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但老师一般都只从专业内容角度进行帮助与辅导。很难顾及研究方法、写作技巧、论文规范等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所以,为弥补上述种种,笔者浅见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仅供考生参考。 一、如何选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7-29自考生应当认准类型合理安排学习! 393 VIEW 自考生应当认准类型合理安排学习! 自考是一个艰苦、漫长、且需有强大执行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中,广大自考生同时也需认准类型合理安排学习,找准最适合的方式,这样便能起到事半功备的效果。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自考生认准类型合理安排学习[/caption] 认准类型:苦干、实干、巧干 1、苦干 苦干型具体表现: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每天十几个小时,经常早起晚睡,加班加点,苦熬时间。在学习方法上不够科学,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加大练习量,误以为多多益善。苦干的效果很不理想,隐性的损失更大,累坏了身体,心理状态不佳。这种苦干性的复习方法效率低、效果差,得不偿失,不足效法。 2、实干 实干型具体表现:不象苦干那样搞疲劳战术,而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步步为营,战则....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7-0919条考试经验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1164 VIEW 19条考试经验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提高复习效果是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和应考的基础,而提高应考能力,实践证明影响统考成绩20%左右,因此,广大学员需要仔细研究、掌握本要求和方法。 注:方法有了,不去执行那等于“0” 一、复习目的 平时认真学习是复习的基础,复习着重巩固已学的知识,明确考试范围,加强记亿,并解决一些尚不很理解的难点,疑点。平时对很多内容不理解,单纯依靠复习,是不可能取得统考合格成绩的。 二、复习方针 应按考试大纲全面复习,重点突出,加强记亿,学员不能要求教师猜题、押题,教师不能任意缩小复习范围。 三、重点突出 所谓重点是指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包括教材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带有连惯几章的知识内容;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也包括本次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实践中各种常见性错误等。 四、复习方法(一)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由教师明....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3-092015年自考不同类型自考考生不同的学习安排 456 VIEW 2015年自考不同类型自考考生不同的学习安排 每位自考生的基础不同,复习的态度和方法也不一样,考生的复习过程中大致可分为苦干、实干、巧干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复习,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苦干不如实干,实干不如巧干。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分出轻重缓急,抓住薄弱环节,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知识学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归纳、整理学过的知识,理出头绪,便于掌握,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勤于质疑、勤于积累、勤于提炼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干型的表现是:不象苦干那样搞疲劳战术,而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步步为营,战则必胜,不做虚功,讲求实效。实干的效果明显高于苦干型。 苦干型的表现是: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每天十几个小时,经常早起晚睡,加班加点,苦熬时间。在学习方法上不够科学,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加大练习量,误以为多多益善。苦干的效果很不理想,隐性的损失更大,累坏了身体,心理状态不佳。这种苦干性的复习方法效率低、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3-02自考复习方法讲解 364 VIEW 自考复习方法讲解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对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进行系统化和完整化,而且通过复习可以训练和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如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等。这里特别强调复习对解题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掌握复习的艺术,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复习对于自学考试同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重庆自考网为大家分享部分常见自考复习方法,以便大家在2015年重庆自考的复习时能找准复习方法,轻松应考。 复习的形式很多,依据复习内容的量,我们把复习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经常性复习、单元复习和总复习。 所谓经常性复习,即随着对新知识的学习,经常地、不断地进行复习。这种复习内容的量最小。不少同学自感时间紧迫,往往忽视这种复习,这是不明智的。没有经常性的复习,我们的学习就会像“黑熊掰玉米——边掰边丢”所剩无几。经常性复习可能分为两种类型:学新前复习和学新后复习。学新前复习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这种复习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强化记忆。人们记忆的一....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6自考应试技巧:先易后难,找准拿分点 444 VIEW 自考应试技巧:先易后难,找准拿分点 先易后难 拿到试卷的时候,可以先把考卷大致地看一遍,然后再答题;也可以直接按先后顺序答题。但不论怎样,面对试卷都要冷静,不要紧张,对于容易的、会答的题,先把他们答出来;而对于那些比较困难的、一时还把握不准的问题,可以先放下来。等到把容易的题全部答出来之后,再去思考那些较难的题。一定要避免出现一味地去思考、琢磨那些难题,把时间都浪费到这些题上,等到考试时间结束的时候,真正会答的题反而没有时间答了。 找准拿分点 先做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先做分值高的试题,依次类推,找准拿分点,及时作答。 针对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应试策略,下面逐一讲解。 1)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最容易丢分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一般有5个备选答案,正确的答案最少是2个,最多是5个。这类题型的得分标准是只有全对才得分,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考生在选择时,必须根据题意进行具体分析。有些多项选择题是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回答这个问题包括几项内容,对这些问题,要从整体上去....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章 686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章 (一)态度 1、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②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态度的结构 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 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实质相同....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九章 396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九章 1、问题: ①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②分类: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 2、问题解决: ①定义: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②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 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 4、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表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 ③重....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439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特征: ①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3、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1、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 1、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常用策略: ①....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 321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七章 1、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重庆自考网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特点: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③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种类: ①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②心智技能:能力技能、认知技能 4、作用: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操作定向:含义,定向映象 2、操作模仿: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3、操作整合: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4、操作熟练: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五章 353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五章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3、课后评价的差异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与发重庆自考网展的途径(4点)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五章....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 314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 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2、知识学习 类型: 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4、知识学习的作用: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1、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条件是: ①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2、知识直观 (1)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重庆自考网 ③运用感知规律(强度....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五章 274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五章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1、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种类 ①正迁移与负迁移; ②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③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④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作用 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 ③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502-04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四章 248 VIEW 2015年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四章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二)教育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是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 )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教学评....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